
原文 《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·其一》——宋代陈著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相逢拌酩酊,何必备芳鲜。 心得 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”,这句诗宛如黄钟大吕,撞击着人们的心灵,简单的十个字,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,将时光的不可逆性直白地展现出来。 花朵凋谢后,待来年春风拂过、雨露滋润,依然能再度绽放,将绚烂的色彩与馥郁的芬芳奉献给人间。可人的青春一旦逝去,就如东去的江水,一去不复返 。童年时在田野里肆意奔跑的无忧,少年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眸,青年时怀揣梦想的壮志豪情,都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成为记忆深处的片段,只能在回忆中找寻。当两鬓染上白霜,回首往昔,那些美好的年少时光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眷恋,再也无法亲身触及。 正因青春如此珍贵且短暂,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。学生时代,应珍惜在校园里学习知识的机会,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教诲,图书馆中沉浸在书海汲取智慧,为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。步入社会,也不能因生活的琐碎和平凡而消磨了斗志,要积极追寻自己的理想,勇于挑战未知 。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失败,但这也是青春的一部分。就像苏轼,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被贬,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,将人生的经历化作诗词中的豪情,在文学的领域绽放出璀璨光芒。 同时,珍惜青春,也是珍惜身边的人和每一段真挚的情感。和父母相处时,多一些耐心,去倾听他们的唠叨,理解他们的关爱;和朋友相处时,真诚相待,一起分享快乐、分担忧愁,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。 “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”,是警钟,时刻提醒着我们青春易逝;也是号角,激励着我们在有限的青春时光里,绽放无限的光彩,莫等岁月流逝,才空留遗憾。
原文 《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·其二》——宋代陈著醉时愁亦乐,老去日如年。惯见红相别,欣逢绿又鲜 。 心得 陈著的这首诗,短短二十字,却藏着对人生百态的深沉思索,道尽了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哲思 。 “醉时愁亦乐”,人在沉醉之中,仿佛为心灵寻得了一处避风港。生活里,忧愁就像如影随形的乌云,可当酒精的暖意漫上心头,这些烦恼似乎也被模糊了边界,变得不再那么沉重。这不是逃避,而是一种自我慰藉的智慧,是在艰难人生里给自己寻得的片刻欢愉。就像李白,仕途坎坷、壮志难酬,却能在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的豪情里,借酒释怀,在微醺中寻得心灵的解脱 。 “老去日如年”,随着年龄的增长,时间的流速仿佛变了。年少时,日子总是马不停蹄,充满了新奇与期待;而当暮年的钟声敲响,每一日都变得漫长,过往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,衰老带来的无力感,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拉长。苏轼晚年被贬海南,生活艰苦,岁月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,他定也在无数个漫长的日子里,感慨时光的无情 。 “惯见红相别,欣逢绿又鲜”,一个“惯”字,写尽了人生的无奈。花开花落,是自然的轮回,可对人来说,却是一次次离别与失去的隐喻。我们看惯了美好事物的消逝,历经无数次的分离与沧桑,心中难免满是怅惘。但一句“欣逢绿又鲜”,又让希望的曙光穿透阴霾。即便饱经风霜,当看到新绿初绽、鲜花盛放,内心仍会涌起欣喜,这是对生命的热爱,是无论生活多艰难,都对美好葆有的期待 。 这首诗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的喃喃自语,质朴又深刻。它让我们明白,生活有苦有乐,要学会在困境中自我开解,珍惜每一个当下,在无常的人生里,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怀揣希望,勇敢前行 。
诚挚地感谢大家阅读和欣赏,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,请您在文章末尾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朋友阅读吧,谢谢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平台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